
HENAN YADU MEDICAL GROUP CORPORATION
March 28th 2020client
overview
大约在 2020 年,我十六岁时开始练手挖洞,提交过两个 XSS 漏洞和一个图灵机器人逻辑漏洞,并成功进入 CNVD。当时混迹于安在、圈子社区、吐司等群,认识不少朋友,也白嫖过培训课程。还曾组建过‘江雪分析’团队并做了简单网站,主动找安全团队换友链。那段经历虽技术含量不高,但让我体会到勇气、探索与成长,比所谓‘圈子’更有价值。懒得一个一个写了,貌似这三个经历都差不多,都是在 2020 年左右练手而拿的。有两个是 XSS,另一个图灵机器人的是逻辑业务逻辑。那个时候刚好十六岁,上初三,混进了安在的微信群(全程好像叫安在-信息安全媒体?现在好像是没了,或者人家只做私域,不弄 Website)。之后又在安在的群混到了圈子社区、吐司的群。认识了很多朋友,那个时候白嫖培训机构的课,又在培训机构的群里认识了一两个朋友。
当时天真的认为,弄个群就是一个 Team 了。于是想着混平台的团队排名,选择了漏洞盒子,叫 “江雪分析”,当时的域名是 jiangxue.org.cn
,随着Team 的解散就没续费了。而现在的域名则是 jiangxue.org
,之前是有机会拿下 jiangxue.com
的,可惜当时拿不出注册域名的钱。
之所以选择漏洞盒子呢,可能大概是当时漏洞盒子比补天的门槛低。补天需要提交了一个漏洞才能创建团队,而漏洞盒子不需要。其实我觉得漏洞盒子做的还挺全的,还有小图表(虽然一眼就是 echarts 但当时不懂,感觉很高级),任务之类的。
感觉和补天、hackerone 相比,还是挺泛娱乐化的。自己提交漏洞信息之后,还会提示、标注什么 提示: 禁止将漏洞信息(包括被忽略的漏洞)在他处传播,违者将冻结账号并追究法律责任。显得很有仪式感。
其实就漏洞的本身倒是没什么技术含量,更重要的是那一段经历。说起来那个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,反而想什么就做什么,想要什么就争取什么。例如当时我并不知道 Github,于是就花 15 CNY 买一个月的虚拟空间。那个服务商的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,叫 “天达云”,没想到现在还活着呢。
当时弄了一个非常简单的 html page 就上传了,之后在搜索引擎里搜索了各种诸如 “安全团队” 的关键词,找到其他团队的网站,追着他们后面要友链。现在想想以前真的很有勇气,换成现在的我会想:“我一个破页面,怎么感跟这种大佬搭上话,竟然还要求换友链”。
现在觉得,与其在意他人目光,混所谓的圈子。真的不如提升下自己,虽然少了些喝彩和鼓舞,以及交友的机会。但多了些冷嘲热讽不是吗?
在这三个漏洞中,除了这些经历之外,我影响深刻的莫过于图灵机器人的。当时在用 py 做一个对话的机器人,调用的是图灵机器人的 API。当 Prompt 传入类似 “你的开发者是谁?” 的信息,总会说出是 “图灵机器人团队做的”,而更改类似的信息则需要付费。
于是我通过构造 Prompt,绕过了这个限制,当时我只觉得是类似逻辑漏洞之类的,就提交到了 CNVD,没想到真的通过了。不过可惜 公开日期 2030-01-18
,很难想象 2023 年 CNVD 会不会被其他的平台替代掉。毕竟 website 看起来真的很有年代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