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ols config
directory
为什么写?
我之所以用 Neovim 当自己主要的编辑器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:“差生文具多” 这句话。其次是各种 Buff 叠加。自从使用 Neovim 作为主要的 Code 工具后发生了很多改变,比如接触到了很多 LSP,以及 Lua 相关的知识,甚至是 vim (在此之前我几乎认为 vim 只是个臭编辑文件的,没想到他抽象了很多系统层面的东西,可以更好的编写扩展,类似 Low code?)
其次是记住了很多快捷键,以及命令,确实增加了一些效率。而且赏心悦目。目前我使用的是 Kitty + Neovim。由于 Kitty 不支持 Iterm2 的 Quake (全局热键召唤终端,听起来就很厉害), 所以我也搭配使用了 Hammerspoon,可以通过 control+a
来进行显示和隐藏 kitty,很舒服:
hs.hotkey.bind({"ctrl"}, "a", function()
local appName = "kitty"
local app = hs.application.find(appName)
if app then
if app:isFrontmost() then
app:hide()
else
app:unhide()
app:activate()
end
else
hs.application.launchOrFocus(appName)
end
end)
同时我还开启了 Kitty 的 cursor_trail
,可以让光标更加的丝滑,动画效果很好看。增加了一些 Buff。我觉得坚持使用 Neovim 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叠加了很多 Buff。诸如:Tech style 确实如果要定制一款自己用的舒服的 Neovim 需要一点时间。比如可以了解到 LSP(我理解的就是 Code 补全),以及很系统层面的(做插件需要用到)
之所以将 Neovim 作为封面,因为似乎我花在上面改颜色的时间很长(当然后面可能会写一些插件,比如将我之前写的插件从支持 vscode 到支持 neovim 也说不定。)总之比我花在 Linux 定制桌面的时间要长(i3 真的很帅,很有一种 Tech style)
Neovim
这里会记录我个性化自己 Neovim 的一些小笔记,虽然我的改动很小,比如改成自己喜欢的主题颜色之类的。
:highlight
虽然 Neovim 本身的配色方案很少,但加入了一些插件,配色方案很容易到 99999, 因此就需要 highlight 来查询一些颜色。之后我会用 vim.api.nvim_set_hl
无情的将他替换掉。(因为我使用的是 nvim-noirbuddy 也就是极简颜色,就一两个颜色,所以需要一个一个改(相当于自己做了个配色主题?)
由于我是双向识别障碍+色盲,所以在颜色很多的地方会感觉大脑凌乱,刚好 nvim-noirbuddy 这种单色的主题可以让我看清楚字。
local noiropts = {
preset = "minimal",
colors = {
primary = "#00D9BD",
background = "#000000",
},
}
return {
{
"jesseleite/nvim-noirbuddy",
dependencies = {
"tjdevries/colorbuddy.nvim",
},
lazy = false,
priority = 1000,
config = function()
require("noirbuddy").setup(noiropts)
end,
},
{
"LazyVim/LazyVim",
opts = {
colorscheme = function()
require("noirbuddy").setup(noiropts)
vim.api.nvim_set_hl(0, "CursorLineNr", { fg = "#00D9BD", bold = true })
vim.api.nvim_set_hl(0, "WinSeparator", { fg = "#323232", bg = "NONE" })
end,
},
},
}